在烟气治理领域,脱硫脱硝技术并非新生事物。10余年前,我国电力行业便率先展开相关探索。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委员会发布的《脱硫脱硝行业2017年发展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称,截至去年底,_71%的燃煤机组完成了低排放改造,尤其是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主要排放物控制。。也正是在电力减排空间趋近饱和的基础上,非电领域才越来越受关注。
以2017年为例,《报告》统计显示,_38.2亿吨商品煤消费中,电力行业约占49%,焦化、钢铁、化工等非电行业以50%的消耗占比,成为用煤量较大的领域。由此排放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污染物,目前仍处于千万吨级,远大于环境容量。要实现空气质量达标要求,非电行业至少还需削减50%以上的排放量。
而此情况,也已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。“与煤电相比,非电行业对我国污染排放的贡献越来越大。我国钢铁产量占世界的50%、水泥占60%、电解铝占65%,分布了40多万台量大面广的燃煤锅炉。”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对此表示,尽管用煤量惊人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烟粉尘等排放量占_四分之三以上,非电领域烟气的治理基数、管理能力却存在较大差距,已升级为“主要矛盾”。
那么,是什么制约了非电行业的治理进程?低排放设备厂家了解到例如:所用煤种及其组分不同,首先决定非电与电力行业不能一概而论。比如,品质较好的煤大多用于发电,含硫、含灰量较多,或质量相对较差的煤,在非电行业用得_多。这导致二者排放烟气的成分不同,治理理应有所区别。